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教育概論
Introduction to Education 
開課學期
105-1 
授課對象
中等學校教育學程  
授課教師
田芳華 
課號
EduTch5101 
課程識別碼
P01 U0010 
班次
01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必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三3,4(10:20~12:10) 
上課地點
 
備註
非教育學程學生可修-限7人,教育基礎課程。上課地點:新聞所302。
總人數上限:40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051EduTch5101_01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本課程介紹教育的基本理論、我國教育現況、和當今主要議題。上課以教師講授、課堂討論、實地蒐集資料、小組作業、學生報告等方式並行。希望培養具備敏銳思考和行動能力,且視野寬廣的未來教育工作者。
 

課程目標
本課程欲培養學生具備下列興趣和能力:
1. 對從事教育志業的興趣。
2. 具備教育學的基本概念。
3. 瞭解我國教育現況。
4. 找尋和運用教育相關文獻資源的能力。
5. 對教育時事議題的敏感度與分析能力。
 
課程要求
待補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待補 
參考書目
王文科主編 (2002)。教育概論。台北:五南。
吳清山(2006)。教育概論。台北:五南。
林玉体 (1998)。教育導論。台北:師大書苑。
徐宗林等(2007)。教育導論。台北:五南。
秦夢群主編 (2004)。教育概論。台北:高等教育出版社。
張鈿富(2013)。教育概論,增訂三版。台北:三民。
陳迺臣主編 (2000)。教育導論。台北:心理出版社。
黃光雄主編 (1996)。教育導論。台北:師大書苑。
楊國賜主編(2002)。新世紀的教育學概論。台北:學富。
歐陽教主編 (1998)。教育概論。台北:師大書苑。
孫國華、施宏彬、林乃慧(2006)。教育學導論。高雄:麗文。
教育部(2014)。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網站。2014年9月11日取自http://12basic.edu.tw/
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(2014) 。 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
http://www.k12ea.gov.tw/ap/sid17_law.aspx (請參考對照表中各領域最新版本,例如國
語文100年版本)
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(2013) 。高級中學課程綱要。2013年9月11日取自
http://www.k12ea.gov.tw/ap/download_view.aspx?sn=e4fde167-fc32-485b-8296-
996f58fe3303
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(2014) 。普通高級中學語文及社會領域課程綱要微調(自104年8月1日
起實施):國文、歷史、地理、公民微調版本。2014年9月11日取自
http://www.k12ea.gov.tw/ap/news_view.aspx?sn=324aa1ef-22c2-40a5-9f1d-
86b3fd5f1f6e
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(2014) 。群科課程綱要,職業學校群科課程資訊網。2014年9月11日取
自http://course.tchcvs.tc.edu.tw/
Anne W. D. & Jean L. K.(2000)。親師新主張 (邱如美譯)。台北:天下遠見。(原著出版
年:1999)
Armstrong, T. (2003)。經營多元智慧(增定版,李平譯)。台北:遠流。(原著出版年:
2000)。
Blakemore, S., &Frith,U.(2007)。樂在學習的腦:神經科學可以解答的教育問題(游婷
雅譯)。台北:遠流。(原著出版年: 2005)
Campbell, B.(2000)。多元智慧與學生學習成就(梁雲霞譯)。台北:遠流。(原著出版年:
1999)。
Carter, R.(2002)。大腦的秘密檔案(洪蘭譯)。台北:遠流。(原著出版年:1998)
Doidge, N.(2011)。改變是大腦的天性 (洪蘭譯)。台北:遠流。(原著出版年:2007)
Ginott, H. G.(1986)。老師怎樣跟學生說話(許麗玉譯)。台北:大地。(原著出版年:
1972)。
Gordon, T.(1993)。教師效能訓練(歐申談譯)。台北:新雨。(原著出版年:1970)。
Jensen, E.,(2003)。大腦知識與教學(梁雲霞譯)。台北:遠流出版公司。(原著出版年:
1998)。
Paris, S. G. & Ayres, R. L. (2001)。培養反思力 (林心茹譯)。台北:遠流。(原著出
版年:1994)
Silver, H.F., Strong, R.W. & Perini, M. J.(2002)。統整多元智慧與學習風格──把
每位學生帶上來 (田耐青譯)。台北:遠流。(原著出版年:2000)。
大江建三郎(2002)。為什麼孩子要上學(陳保朱譯)。台北:時報。(原著出版年:1994)。
生田哲(2012)。你的腦還有救!(黃薇嬪譯)。新北市:野人。(原著出版年:2010)
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(1996)。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。台北:行政院教改會。
李雅卿(1997)。種籽手記。台北:遠流。
林志忠等著(2003)。E世代教師的科技媒體素養。台北:高等教育。
林美玲(2001)。多元智力理論與課程統整。高雄:復文。
南琦(2011)。向霸凌 Say NO!:認識→對付→走出霸凌的校園暴力防治三部曲。台北:遠流。
姜添輝(2002)。 資本社會中的社會流動與學校體系:批判教育社會學的分析。台北:高等教
育。
張明輝(主編)(2004)。教育政策與教育革新。台北:心理。
張春興(2000)。教育心理學。台北:東華。
張德銳等(2001)。中學教師專業發展系統。台北市:五南。
教育部(2002)。媒體素養政策白皮書。台北市:教育部。
黃光國(2004年3月10日)。理性的呼喚。中國時報。
劉世閔(2005)。社會變遷與教育政策。台北:心理。
潘慧玲(2004)。教育論文格式。台北:雙葉。
戴明國編著(2005)。教育原理、制度與實務。台北市:高等教育。
簡茂發和李琪明(2001)。當代教育指標。台北:學富。
簡媜(2007)。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。台北:印刻。
侯文詠(2003)。危險心靈。台北:皇冠文化。
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(1996)。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。2008年9月16日取自:
http://www.sinica.edu.tw/info/edu-reform/farea2/#all
王振世、蔡清中(2008)。台灣外籍配偶子女學習適應與學業成就之間的關係:東南亞、大陸與
本國籍配偶子女之比較。教育政策論壇,11(2),75-105。
王麗雲和甄曉蘭(2009)。社會學取向的教科書政策分析。教科書研究,2(1),1-28.
田弘華和田芳華(2008)。大學多元入學制度下不同入學管道之大一新生特性比較。人文及社會科
學集刊,20 (4),481-511。
田芳華(2009)。資訊素養與學習風格關係之實徵研究:以大三學生為例。教育  學刊,32,
79-117。
田芳華和傅祖壇(2009)。大學多元入學制度:學生家庭社經背景與學業成就之比較。教育科學
研究期刊,54(1),209-233。
朱佳如(2012)。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面面觀。教育研究月刊,22(1),5-12。
宋曜廷、邱佳民、張恬熒、曾芬蘭(2012)。以國中基本學力測驗成績探討學習成就落差。教育
政策論壇,14(1),85-117。
宋曜廷、周業太、曾芬蘭 (2014)。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入學考試與評量變革。教育科學研究
期刊,59(1),1-32
呂燕卿、林文生、陳文典、高麗真、游自達、薛梨真、楊國揚、林純如、陳簾筑、張蓓玲、余霖、
張佩琪和楊正傑(2008)。論壇:審定制教科書內容多元化及品質議題。教科書研究,2(1),
107-163。
林煥民(2007)。我國推行教師專業評鑑政策之研究。教育政策論壇,10(3),103-142。
紀惠英和林煥祥(2009)。從PISA測驗結果看九年一貫課程成效與高中職學生成績的差異。教育
政策論壇,12(1) ,1-39
許育典和陳碧玉(2009)。以學生為教育主體的零體罰政策。教育政策論壇,12(1),107-140
陳淑敏、廖遠光、張澄清(2008,8月)。少子化趨勢與教育改革之民意調查研究。教育政策論
壇,11(3),1-31。
馮丹白、陳信正(2007)。 高中職社區化教育政策實施成效與問題分析。教育政策論壇,
10(2),123-164。
黃政雄(2002)。全人教育。2008年9月16日取自
http://www.cses.tcc.edu.tw/upfiles/school/board/Class_1162_HEL01.doc
楊深坑(2008)。社會公義、差異政治與教育機會均等的新視野。當代教育研究季刊,16(4),
1-37。
詹美華(2008)。教科書市場化議題之論述分析。教科書研究,1(2),1-28。
劉美慧、黃嘉莉、康玉琳(2007)。台灣教師評鑑制度之分析。當代教育研究,15(3), 37 -
68 。
賴志峰(2008)。一所公辦民營國民中小學課程領導之研究:課程領導者的基本信念、實際作為
與具體效果。教育政策論壇,11(1),107-145。
關秉寅和李敦義(2010)。國中生數學補得愈久,數學成就愈好嗎?傾向分數配對法的分析。教
育研究集刊, 56(2), 105-139。
黃毅志和陳俊瑋 (2008) 。學科補習、成績成現與升學結果--以學測成績與上公立大學為例。教
育研究集刊,54(1),117-149。
陳俊瑋和黃毅志(2011)。重探學科補習的階層化與效益:Wisconsin模型的延伸。教育研究集
刊,57(1), 103-135。
蕭家純(2011)。TEPS資料庫中學業成就與相關影響因素之縱貫性研究。教育政策論壇,
14(3),119-154。


期刊網址
教育科學研究期刊 http://www.edujournal.com.tw/sciences/index.shtml
教育與心理研究 http://www.joep.nccu.edu.tw/
教育研究集刊 http://www.ed.ntnu.edu.tw/~bulletin/
教育學刊
http://www.edujournal.com.tw/educationalreview/index.shtml
當代教育研究 http://cer.ntnu.edu.tw/journal/
教育政策論壇 http://www.epa.ncnu.edu.tw/forum.htm
教科書研究 http://ej.nict.gov.tw/JTR/

講義
上課所用投影片講義,請自行上CIEBA網站下載印出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 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9/14  課程介紹
 
第2週
9/21  教育的意義、目的和功能 
第3週
9/28  颱風放假 
第4週
10/05  教育史哲(一) 
第5週
10/12  教育史哲(二)
教育的心理學基礎(一) 
第6週
10/19 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(二) 
第7週
10/26 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(三)
教育的社會學基礎(一) 
第10週
11/16  尋找教育資料與使用書目管理軟體──請記得帶筆電
 
第11週
11/23  專家演講──師鐸獎得主中山女中林立維老師